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9年  第10卷  第4期

诊疗规范
实体器官移植术后感染诊疗技术规范(2019版)——总论与细菌性肺炎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
2019, 10(4): 343-351.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19.04.001
摘要(400) HTML (97) PDF 1013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为了进一步规范实体器官移植术后感染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器官移植学专家和感染学专家,从实体器官移植术后感染诊疗技术规范总论、器官移植术后细菌性肺炎的诊疗技术规范(诊断、鉴别诊断、病原学检查、抗感染治疗、支持治疗、治疗评价与疗程、预防)等方面,制订实体器官移植术后感染诊疗技术规范。
器官移植术后耐药菌感染诊疗技术规范(2019版)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
2019, 10(4): 352-358.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19.04.002
摘要(361) HTML (98) PDF 1631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为了进一步规范实体器官移植术后耐药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器官移植学专家和感染学专家,从实体器官移植术后耐药菌感染的情况、国内细菌感染及耐药情况、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抗生素治疗等方面,制订实体器官移植术后耐药菌感染的诊疗技术规范。
器官移植术后结核病临床诊疗技术规范(2019版)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
2019, 10(4): 359-363.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19.04.003
摘要(250) HTML (162) PDF 941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结核病是实体器官移植后一种较为少见但后果严重的感染性疾病。随着器官移植受者以及结核病患病人数的增加,需要建立规范的诊疗程序和治疗指导原则,以便合理制定化学治疗和免疫抑制方案。为了进一步规范实体器官移植术后结核病的临床诊疗,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器官移植学专家和结核病学专家,从实体器官移植术后结核病的流行病学特点、诊断、预防和治疗等方面,在《中国器官移植术后结核病临床诊疗指南(2016版)》的基础上制定本规范。
器官移植受者非结核分枝杆菌病临床诊疗技术规范(2019版)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
2019, 10(4): 364-368.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19.04.004
摘要(284) HTML (119) PDF 943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为了进一步规范实体器官移植(SOT)术后非结核分枝杆菌(NTM)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器官移植学专家和感染学专家,从SOT术后受者NTM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SOT术后NTM病的特点及分类、SOT术后NTM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NTM感染的预防、NTM病的治疗等方面,制订实体器官移植术后NTM病诊疗技术规范。
器官移植供者来源性感染诊疗技术规范(2019版)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
2019, 10(4): 369-375.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19.04.005
摘要(329) HTML (101) PDF 1175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为了进一步规范器官移植供者来源性感染(DDI)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组织邀请器官移植、重症医学、院感防控、微生物学和抗感染药物等方面的专家,以多学科协作的方式,从潜在捐献者感染状态的快速评估,维护期间感染的预防和控制,以及接受感染高风险供者器官移植后受者的防控等方面共同拟定了本技术规范,旨在指导我国DDI管理的全流程优化,进一步完善DDI的防控策略,以保障实体器官移植的安全开展。
体外膜肺氧合用于尸体供器官保护的技术操作规范(2019版)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
2019, 10(4): 376-382.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19.04.006
摘要(275) HTML (50) PDF 1815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为了进一步规范临床将体外膜肺氧合(ECMO)用于尸体供器官保护的技术操作,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器官移植学专家从ECMO应用基本原则,ECMO在脑死亡器官捐献(DBD)、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脑-心双死亡器官捐献(DBCD)中的应用规范等方面,制订各类供体应用ECMO的技术规范。
器官移植病理学临床技术操作规范(2019版)——肺移植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
2019, 10(4): 383-392.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19.04.007
摘要(398) HTML (163) PDF 7630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为了进一步规范器官移植病理学临床技术操作,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器官移植专家和移植病理学专家,从移植肺活组织检查病理学临床操作规范、移植肺并发症的病理学诊断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诊断性介入肺脏病学快速现场评价技术在移植肺病理诊断中的初步应用等方面,制定器官移植病理学临床技术操作规范(2019版)之肺移植病理学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器官移植病理学临床技术操作规范(2019版)—心脏移植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
2019, 10(4): 393-401.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19.04.008
摘要(323) HTML (133) PDF 6130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为了进一步规范器官移植病理学临床技术操作,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器官移植专家和移植病理学专家,从移植心脏心内膜心肌活组织检查的临床操作规范、移植心脏排斥反应的病理学诊断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移植心脏的心肌缺血损伤的病理学诊断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移植心脏血管病的病理学诊断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的病理学诊断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移植心脏心内膜心肌活组织检查病理报告的基本内容规范、移植心脏心内膜心肌活组织检查病理学诊断的难点与局限性、移植心脏病理学相关的其它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等方面,制定器官移植病理学临床技术操作规范(2019版)之移植心脏病理学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指南与共识
肺移植围手术期体外膜肺氧合应用指南(2019版)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 国家肺移植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
2019, 10(4): 402-409.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19.04.009
摘要(713) HTML (372) PDF 1381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肺移植是治疗多种终末期肺疾病的唯一有效方法,体外膜肺氧合(ECMO)在肺移植围手术期起到重要的桥接和支持作用。本指南从肺移植术前ECMO的桥接治疗、术中的心肺支持及术后功能维持等方面,总结肺移植临床实践经验,以期为我国肺移植相关临床科室提供工作指引。
述评
噬菌体在实体器官移植中的应用
吴楠楠, 朱同玉
2019, 10(4): 410-415.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19.04.010
摘要(193) HTML (239) PDF 1045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耐药细菌感染是当前人类面临的共同威胁。对于器官移植受者来说,围手术期面临着细菌院内感染的威胁,术后免疫抑制也给耐药细菌感染提供了可乘之机。但新型抗生素筛选速度远远滞后于细菌的变异速度,传统抗生素疗法已无法满足临床应对超级耐药细菌的需求,拥有百年历史的噬菌体疗法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噬菌体可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超级细菌感染,在器官移植领域有很大的应用空间。
论著
大鼠肝移植免疫耐受过程Th细胞和Treg细胞因子及信号通路蛋白的变化研究
李先亮, 白纯, 杨龙, 李瀚, 吕少诚, 朱继巧, 马军, 寇建涛, 贺强
2019, 10(4): 416-422.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19.04.011
摘要(142) HTML (84) PDF 1936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目的  探讨大鼠肝移植免疫耐受过程中,辅助性T细胞(Th)和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因子及相关信号通路蛋白的变化与免疫耐受的关系。  方法  双袖套法建立原位肝移植模型,将大鼠分为3组:手术对照组(6只),假手术不进行肝移植;短期组(10只),术后存活10 d;耐受组(10只),术后存活100 d,移植肝功能恢复正常。检测各组大鼠肝功能指标如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Th1细胞因子[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2、肿瘤坏死因子(TNF)-α],Th2细胞因子(IL-4、IL-5、IL-6、IL-13),Th17细胞因子[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IL-17A],Treg细胞因子[IL-10、转化生长因子(TGF)-β、IL-12p]表达水平。对各组大鼠血清进行蛋白芯片检测。  结果  与手术对照组比较,短期组AST明显降低,ALT明显升高(P < 0.05)。而耐受组与手术对照组的AST、AL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 > 0.05)。各组大鼠的肝组织中,与手术对照组比较,短期组Th1细胞因子IFN-γ、IL-2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均为P < 0.05);耐受组Th2细胞因子IL-4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手术对照组(P < 0.05);短期组Th2细胞因子IL-5、IL-6、IL-13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手术对照组(P < 0.05);耐受组IL-17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手术对照组(P < 0.05)。耐受组IL-10、IL-12p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手术对照组(均为P < 0.05),短期组TGF-β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手术对照组(P < 0.05)。与手术对照组比较,短期组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前血小板碱性蛋白(Ppbp)、神经纤毛蛋白(Neuropilin)-2、Notch-2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均为P < 0.05);耐受组趋化因子配基17(CXCL17)、ICAM-1、Neuropilin-2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均为P < 0.05),而B7-1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减低(P < 0.05)。  结论  在大鼠肝移植自然免疫耐受过程中,Treg类细胞因子(IL-10、TGF-β、IL-12p),IL-6,IL-17以及细胞表面的跨膜信号通路分子(ICAM-1、Neuropilin-2、B7-1蛋白)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蛋白激酶C β抑制剂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及其巨噬细胞亚型表达的影响
樊雪梅, 容松
2019, 10(4): 423-428.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19.04.012
摘要(109) HTML (139) PDF 4345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目的  探讨蛋白激酶C(PKC)β抑制剂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模型的影响并检测巨噬细胞亚型的表达情况。  方法  健康SD雄性大鼠18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RIRI组、PKCβ抑制剂+RIRI组(Inhibitor+RIRI组),每组6只。术后24 h取血清、左肾组织标本,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含量,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肾组织内炎症细胞浸润和病理损伤情况,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CD68、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及CD206蛋白表达情况。  结果  RIRI组大鼠血清Scr、BUN含量明显高于Sham组(均为P < 0.05),Inhibitor+RIRI组大鼠血清Scr、BUN含量明显低于RIRI组(均为P < 0.05)。Sham组肾脏无明显损伤,RIRI组肾脏炎症细胞浸润及肾小管结构损伤明显,Inhibitor +RIRI组肾脏炎症细胞浸润及肾小管结构损伤轻于RIRI组。RIRI组大鼠肾组织中CD68、iNOS及CD206的蛋白表达量均明显高于Sham组(均为P < 0.05);Inhibitor+RIRI组CD68、iNOS的蛋白表达量均明显低于RIRI组(均为P < 0.05);Inhibitor+RIRI组CD206的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RIRI组(P < 0.05)。  结论  PKCβ抑制剂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大鼠RIRI,这可能与PKCβ抑制剂改善缺血肾组织中炎症细胞浸润、促进巨噬细胞向M2表达有关。
临床研究
肾移植受者术后医院感染流行病学单中心分析
谈宜斌, 金学兰, 李源, 吴松杰, 王莹, 田佳, 宋世会, 王彦峰
2019, 10(4): 429-433.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19.04.013
摘要(211) HTML (61) PDF 910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目的  探讨肾移植受者术后医院感染流行病学特点及其防控措施。  方法  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对456例肾移植受者进行监测,分析肾移植术后医院感染情况,包括基本情况、感染部位、感染病原体类型。  结果  456例肾移植受者中,发生医院感染78例(17.1%),术后感染时间为9(3~21)d。感染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泌尿系统和血流感染。感染病原体类型包括葡萄球菌13株、屎肠球菌6株、真菌6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4株、鲍曼不动杆菌4株、铜绿假单胞菌4株、表皮葡萄球菌4株、肺炎克雷伯菌1株、大肠埃希菌1株、其他阴性菌9株。其中多重耐药菌感染11例(14%),死亡4例。  结论  肾移植受者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术后发病早、多重耐药菌感染常见且病死率高,应充分做好术前准备、积极预防术后下呼吸道感染、规范实施多重耐药菌防治措施。
肾移植术后受者新型隐球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龙成美, 杨华, 李新长, 张钰, 杨锦然
2019, 10(4): 434-438.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19.04.014
摘要(205) HTML (98) PDF 920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目的  分析肾移植术后患者新型隐球菌感染的临床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肾移植术后新型隐球菌感染受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受者的感染部位、临床表现、真菌学、组织病理学、影像学检查结果及治疗经过和转归。  结果  9例肾移植受者术后常规应用他克莫司(FK506)+吗替麦考酚酯(MMF)+泼尼松三联免疫抑制治疗。发病中位时间为术后6(1~13)年。其中单纯隐球菌性脑膜炎1例、隐球菌性脑膜炎合并隐球菌肺炎5例、单纯隐球菌肺炎2例、皮肤隐球菌病1例。隐球菌肺炎临床多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气促及胸痛等症状,胸部CT示结节、胸腔积液等。主要经肺穿刺活组织检查(活检)及肺泡灌洗液墨汁负染色确诊。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临床表现以发热、阵发性头痛伴呕吐症状居多,主要经血培养及脑脊液墨汁负染色确诊。皮肤隐球菌病表现为右肩部包块,经皮肤活检确诊。所有患者分别给予两性霉素B、氟康唑等规范抗真菌治疗,免疫抑制剂减量治疗。9例受者中1例死亡,其余受者预后情况良好。  结论  肾移植术后受者新型隐球菌感染多发生于术后中晚期,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对怀疑隐球菌病者应及时做血培养、肺穿刺活检、脑脊液等检查以确诊。规范抗真菌治疗可降低病死率。
高龄供者血清Klotho水平预测受者术后移植肾功能状态的临床研究
王健富, 邓庚国, 朱春丽, 李琴, 周结学, 蒙善东, 申升, 王晓, 马娟, 刘东
2019, 10(4): 439-442.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19.04.015
摘要(155) HTML (81) PDF 1021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目的  探讨高龄供者血清Klotho水平预测受者移植肾功能的可行性。  方法  选取16例高龄供者和相应27例肾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观察肾移植受者的一般情况。检测高龄供者器官获取手术当日血清Klotho和血清肌酐(Scr)水平。检测肾移植受者术后1、3、12个月的Scr水平,计算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分析供者血清Klotho水平与受者术后移植肾功能的相关性。  结果  肾移植术中的冷缺血时间为(649±245)min,受者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DGF)发生率为26%,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为7%。高龄供者血清Klotho水平为537(245~793)pg/mL,Scr水平为(164±62)μmol/L。受者术后1、3、12个月的Scr水平分别为(136±47)、(132±43)、(133±46)μmol/L,相应的eGFR分别为(52±20)、(52±19)、(53±21)mL/(min·1.73 m2)。高龄供者血清Klotho水平与受者术后1个月移植肾功能呈负相关(P < 0.05)。血清Klotho水平预测术后1个月移植肾功能不全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09和0.769。  结论  高龄供者术前血清Klotho水平对受者术后1个月移植肾功能具有预测价值。
肝移植术中脾肾分流的个体化处理
程道柔, 杨卿, 张英才, 王励, 谌小龙, 李慧, 杨扬, 陈规划, 汪根树
2019, 10(4): 443-448.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19.04.016
摘要(149) HTML (158) PDF 2824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目的  评估肝移植术中个体化处理脾肾分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行原位肝移植并术中处理脾肾分离的受者临床资料,根据脾肾分流和供肝复流后灌注情况,2例受者术中分别行左肾静脉结扎术和脾肾分流血管结扎术。观察受者的术后一般情况,包括手术相关并发症、门静脉血流峰值速度、肝功能和肾功能指标。通过腹部超声监测受者术后情况。  结果  2例受者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病例1和病例2脾肾分流前后门静脉血流峰值速度的变化分别为22.9~35.1 cm/s、24.3~58.8 cm/s。2例受者术后丙氨酸转氨酶(ALT)未出现延迟恢复。病例1受者术后出现一过性血清肌酐(Scr)升高,于术后13 d恢复正常。术后随访过程中,超声检查显示门静脉血流方向和速度正常,肝脏灌注良好。  结论  肝移植术中对合并严重脾肾分流的受者选择性结扎其左肾静脉或脾肾分流血管是安全和有效的。
肝移植术后他克莫司导致双下肢疼痛综合征的治疗经验
郑永根, 周林, 杜国盛, 朱志东, 封立魁
2019, 10(4): 449-452.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19.04.017
摘要(305) HTML (254) PDF 1243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目的  总结肝移植术后他克莫司(FK506)导致的下肢疼痛综合征的治疗经验。  方法  1例男性52岁患者,因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肝脏恶性肿瘤行肝移植手术后应用FK506免疫抑制剂治疗后出现双下肢疼痛综合征,经排除血管神经性疼痛后,停用FK506并转化为西罗莫司(SRL)治疗,血药浓度早期维持在6~8 ng/mL,后根据移植物存活时间逐步调整。  结果  经转化治疗2周后,患者双下肢肿胀疼痛逐步减轻、皮肤瘙痒逐步消退,1个月后基本恢复正常活动功能,随访至投稿日无反复。  结论  FK506不良反应导致的双下肢疼痛综合征较为罕见,改用SRL可规避这一不良反应。
综述
机械灌注技术引领器官捐献与移植模式的变革——器官ICU时代即将到来?
谭晓宇, 陈晓兰, 林金铭, 梁佩乔, 刘宝棋, 欧阳青, 霍枫
2019, 10(4): 453-458.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19.04.018
摘要(170) HTML (115) PDF 2970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机械灌注(MP)技术是器官移植领域的全球研究热点之一,近年的探索成果显示出其在器官保存、器官活力评估、修复受损器官中的优异性,将引领器官捐献与移植模式的变革。本文就近期MP技术在提升器官保存效果、评估器官活力、修复器官以及进行干预性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讨论未来临床应用的潜在模式。
肾移植免疫抑制剂研究进展
马锡慧, 肖漓
2019, 10(4): 459-464.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19.04.019
摘要(412) HTML (178) PDF 848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肾移植是终末期肾病的有效替代治疗方法,新型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极大提高了肾移植受者的存活率。新型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促进了免疫抑制方案的改善和优化,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不断降低和移植物短期存活率不断提高验证了免疫抑制剂发展的巨大成功。然而,其伴随的不良反应也逐渐显现。如何正确、高效、合理地应用免疫抑制剂是临床医师面临的新挑战。现从以T淋巴细胞为靶点的免疫抑制剂、以B淋巴细胞为靶点的免疫抑制剂、以补体为靶点的免疫抑制剂、以细胞因子为靶点的免疫抑制剂、以混合多克隆抗体为靶点的免疫抑制剂以及以多种细胞为靶点的免疫抑制剂的种类及机制等做一综述,从而为免疫抑制剂的选择应用提供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