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立新
Yu Lixin
引用本文:
上个世纪90 年代以来,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大幅下降,但是移植肾长期存活率却没有得到显著提高。近年随着流式细胞术、多功能液相芯片分析系统(Luminex)等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抗体检测的敏感度和准确度,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抗体能导致移植物排斥反应,特别是在移植物慢性排斥反应中有确切的致病作用。传统钙神经蛋白抑制剂(CNI) 类药物预防急性T淋巴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的效果有目共睹,但其对体液免疫介导的组织损伤却收效甚微。因此,如何更好地控制移植术后体液免疫反应,提高移植物长期存活率成为近年来移植界的研究热点。
关键词: 器官移植;供者特异性抗体;体液免疫;自身抗体
中图分类号: R617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50009,81141058,81070594);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2B031800470)
作者单位: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器官移植科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于立新,Email:yulixin@medmail.com.cn
收稿日期: 2016-02-14
相关文献:
实体器官移植术后结核病的研究进展——2013年美国移植协会感染病学组实体器官移植结核病诊疗指南剖析
含高剂量CD34+细胞的非血缘脐血移植治疗AML/MDS后原发植入失败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北京市医学类及非医学类高校本科学生对人体器官移植认知的对比研究
新的非侵入性生物标志物MicroRNA在器官移植中的应用研究
2006年至2016年遗体器官捐献领域研究热点与前沿的可视化分析
不同来源间充质干细胞抑制滤泡辅助性 T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继往开来,中国器官移植的发展现状 ——在2018年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年会上的报告
友情链接/合作伙伴
|
版权所有《器官移植》编辑部
电话:020-38736410 传真:020-85253160 Email:organtranspl@163.com
地址:广州市天河路600号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邮政编码:510630
备案号:粤ICP备140578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