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林,杜国盛
Zhou Lin, Du Guosheng
引用本文:
体外光分离置换疗法(extracorporeal photopheresis, ECP)最早是由Edelson等[1]于1987年提出的针对传统疗法难治性皮肤T细胞淋巴瘤(cutaneous T-cell lymphoma,CTCL)的一种新治疗方法。该法以白细胞分离术为基础,先从患者外周血中分离白细胞,而后在体外经过补骨脂素长波紫外线(psoralen ultraviolet A,PUVA)处理,最后将处理后的白细胞回输至患者体内。CTCL是ECP成功治疗的首种疾病,作为CTCL的一线治疗方案,已成功应用近30年。最初,ECP在器官移植学中主要用于治疗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疾病(cGVHD),迄今已有20余年历史。而近年来,ECP在治疗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疾病(aGVHD)和其他T淋巴细胞介导的疾病包括系统性硬皮病、实体器官移植排斥反应及克罗恩病中,也表现出很好的应用前景[2]。本文就ECP近5年在防治实体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等方面的最新进展作一介绍。
关键词: 体外光分离置换疗法;器官移植;移植物抗宿主疾病
中图分类号: R617
基金资助: 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Z111107058811008)
作者单位: 解放军第309医院全军器官移植研究所肝胆外科(杜国盛);解放军总医院 解放军医学院(周林为该单位硕士研究生)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杜国盛,Email:duguosheng@medmail.com.cn
收稿日期: 2016-03-11
相关文献:
实体器官移植术后结核病的研究进展——2013年美国移植协会感染病学组实体器官移植结核病诊疗指南剖析
北京市医学类及非医学类高校本科学生对人体器官移植认知的对比研究
新的非侵入性生物标志物MicroRNA在器官移植中的应用研究
2006年至2016年遗体器官捐献领域研究热点与前沿的可视化分析
体外光分离置换疗法对皮肤移植小鼠IL-12p70和Th1 /Th2类细胞因子产生的影响
不同来源间充质干细胞抑制滤泡辅助性 T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继往开来,中国器官移植的发展现状 ——在2018年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年会上的报告
重庆市ICU护士器官捐献态度和意愿的 现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实体器官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肺炎的防治策略 ——ATS巨细胞病毒肺炎的诊治指南解读
器官移植病理学临床技术操作规范(2019 版) ——总论与肾移植
器官移植受者EB病毒感染和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 疾病临床诊疗规范(2019版)
建立小鼠腹部心脏移植模型联合尾静脉注射的实践体会 (附视频)
器官移植受者BK病毒感染和BK病毒性肾病 临床诊疗规范(2019版)
实体器官移植术后感染诊疗技术规范(2019版) ——总论与细菌性肺炎
器官移植受者非结核分枝杆菌病临床诊疗 技术规范(2019版)
体外膜肺氧合用于尸体供器官保护的技术 操作规范(2019版)
机械灌注技术引领器官捐献与移植模式的变革 ——器官ICU时代即将到来?
肾移植操作技术规范(2019版) ——适应证、禁忌证、术前检查和准备
间充质干细胞在器官移植中发挥免疫抑制作用 及机制探讨的研究进展
分泌颗粒酶B的调节性B细胞在器官移植术后 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移植器官质量与安全指南(第6版)》解读—— 生物安全性预警
器官移植受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特点 和疫情期间的管理策略(第1版)
《移植器官质量与安全指南(第6版)》解读—— 感染性疾病传播的风险
《移植器官质量与安全指南(第6版)》解读—— 恶性肿瘤传播的风险
《移植器官质量与安全指南(第6版)》解读 ——供者及器官的评估和选择标准
基于信息计量学对《器官移植》杂志2010年至2019年 刊载文献信息的可视化分析
友情链接/合作伙伴
|
版权所有《器官移植》编辑部
电话:020-38736410 Email:organtranspl@163.com
地址:广州市天河路600号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邮政编码:510630
备案号:粤ICP备140578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