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凌 倪绪浩
Lyu Ling, Ni Xuhao
引用本文:
【 摘要】 免疫耐受的诱导是器官移植免疫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高追求目标,它基于对移植抗原识别、提呈以及免疫系统的激活和应答等免疫学本质的认识。但是,在成功诱导免疫耐受之前,如何对器官移植受者实施个体化免疫耐受诱导,从而使免疫抑制剂和个体化治疗措施实现最优化的搭配,来达到预防和治疗排斥反应的效果最佳、不良反应最小的理想状态,仍然是移植工作者不断探索和仍未解决的难题。本文综合国际核心期刊报道内容,从免疫耐受诱导机制、可操作性免疫耐受的实现、个体化免疫耐受诱导新策略及调节性 T 细胞在个体化免疫耐受中的应用,并结合本中心调节性 T 细胞临床和基础研究成果综合讨论个体化免疫耐受诱导策略和未来展望。
关键词: 器官移植;免疫耐受;可操作性免疫耐受;免疫排斥反应;移植免疫;调节性 T 细胞;转化医学
中图分类号: R617, R392.4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 8152202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 91442117);科技部 863 青年科学家专题 ( 2015AA02093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81571564);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 BE2016766);江苏省科技厅临床前沿技术项目( BE2016766)
作者单位: 210009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中心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吕凌,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百千万人才计划获得 者,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科技部 863 青年科学家。现任江苏省细胞工程研究院执行院长、 江苏省转化医学研究院副院长、南京医科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副院长、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 院大外科副主任,作为主要发起人之一创建了江苏省研究型医院学会并任副会长。担任中国工程 院院刊《Engineering》细胞治疗专刊的执行主编、《Annual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Translational Cancer Research》副主编,《器官移植》杂志编委,在《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Cancer Discovery》、《EMBO Journal》、《Hepatology》、《Blood》、《PNAS》 等 杂 志 发 表 SCI 论 文70 余篇。兼任中华医学会微免分会移植免疫学组副组长,中国免疫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 会细胞治疗质量控制与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江苏省免疫学会第四届理事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免疫学会区域与移植免 疫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免疫学会区域与移植免疫专业委员会肝脏病学组常务委员,江苏省免疫学会第一届青年工 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获江苏省五四青年奖章,中国免疫学会青年学者奖, 江苏省 333 高层次人才(二层次)、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江苏省医学领军人才,江苏省首届青年双创英才称号,江苏省 优秀科技工作者等称号。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 科技进步奖、中华医学科技奖、 华夏医学科技奖等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 8 项。连续 4 年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医学类榜单(代表在该领域的国 际影响力)。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3 项。主编或参编医学专著 7 部。
收稿日期: 2020-01-14
相关文献:
实体器官移植术后结核病的研究进展——2013年美国移植协会感染病学组实体器官移植结核病诊疗指南剖析
北京市医学类及非医学类高校本科学生对人体器官移植认知的对比研究
新的非侵入性生物标志物MicroRNA在器官移植中的应用研究
术中输注供体脾细胞联合术后延迟使用小剂量他克莫司诱导同种异基因大鼠心脏移植免疫耐受
酶联免疫吸附抗原板LAT1HD与LAT1240检测抗HLA Ⅰ类抗体的对比分析
白介素-10基因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调控大鼠异种原位肝移植免疫耐受机制的研究
供体特异性输注细胞上CD47的表达在小鼠心脏移植免疫耐受中的作用
2006年至2016年遗体器官捐献领域研究热点与前沿的可视化分析
不同来源间充质干细胞抑制滤泡辅助性 T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继往开来,中国器官移植的发展现状 ——在2018年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年会上的报告
重庆市ICU护士器官捐献态度和意愿的 现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实体器官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肺炎的防治策略 ——ATS巨细胞病毒肺炎的诊治指南解读
器官移植病理学临床技术操作规范(2019 版) ——总论与肾移植
器官移植受者EB病毒感染和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 疾病临床诊疗规范(2019版)
建立小鼠腹部心脏移植模型联合尾静脉注射的实践体会 (附视频)
器官移植受者BK病毒感染和BK病毒性肾病 临床诊疗规范(2019版)
实体器官移植术后感染诊疗技术规范(2019版) ——总论与细菌性肺炎
器官移植受者非结核分枝杆菌病临床诊疗 技术规范(2019版)
体外膜肺氧合用于尸体供器官保护的技术 操作规范(2019版)
大鼠肝移植免疫耐受过程Th细胞和Treg细胞因子 及信号通路蛋白的变化研究
机械灌注技术引领器官捐献与移植模式的变革 ——器官ICU时代即将到来?
肾移植操作技术规范(2019版) ——适应证、禁忌证、术前检查和准备
间充质干细胞在器官移植中发挥免疫抑制作用 及机制探讨的研究进展
肝移植术后人类细小病毒B19感染的二代测序筛查 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分泌颗粒酶B的调节性B细胞在器官移植术后 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移植器官质量与安全指南(第6版)》解读—— 生物安全性预警
器官移植受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特点 和疫情期间的管理策略(第1版)
《移植器官质量与安全指南(第6版)》解读—— 感染性疾病传播的风险
《移植器官质量与安全指南(第6版)》解读—— 恶性肿瘤传播的风险
《移植器官质量与安全指南(第6版)》解读 ——供者及器官的评估和选择标准
肾移植术后稳定状态受者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 及其与肾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基于信息计量学对《器官移植》杂志2010年至2019年 刊载文献信息的可视化分析
友情链接/合作伙伴
|
版权所有《器官移植》编辑部
电话:020-38736410 Email:organtranspl@163.com
地址:广州市天河路600号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邮政编码:510630
备案号:粤ICP备140578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