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 周松 刘永光 范礼佩 李民 郭颖 赵明
Zhang Ya, Zhou Song, Liu Yongguang, Fan Lipei, Li Min, Guo Ying, Zhao Ming
引用本文:
【摘要】 目的 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预处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用于预防大鼠肾移植术后
急性排斥反应的作用。 方法 将 BMSC 分为 5 组,分别为对照组(不含 EPO)、 A 组(EPO 终浓度 10 IU/mL)、
B 组(EPO 终浓度 100 IU/mL)、 C 组(EPO 终浓度 500 IU/mL)和 D 组(EPO 终浓度 1 000 IU/mL),每组细
胞培养 24 h 和 48 h,采用 3-(4, 5- 二甲基噻唑 -2) -2, 5- 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法测定 BMSC 的细胞增
殖率。将 BMSC 分为 2 组,分别为 BMSC 组(不含 EPO)和 EPO-BMSC 组(EPO 终浓度 500 IU/mL),每组
细胞培养 48 h 后,采用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 BMSC 表面趋化因子受体(CXCR) 4 的蛋白表达
水平。以 Wistar 大鼠为供体, SD 大鼠为受体,建立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后,将受体鼠随机分为 4 组,每组
6 只,分别为对照组(未进行任何干预)、 EPO 组(术后立即经尾静脉注射 1 mL 含有 500 IU 的 EPO 溶液)、
BMSC 组(术后立即经尾静脉注射 1 mL 的 1×106/mL BMSC 细胞液)、 EPO-BMSC 组(经尾静脉注射 1 mL
500 IU/mL EPO 体外培养的含有 1×106/mL BMSC 细胞液),采用血清肌酐(Scr)试剂盒测定血标本中 Scr 水
平,采用 Western blot 法检测移植肾组织中干扰素(IFN) -γ 和白细胞介素(IL) -4 的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培养
24 h,各组 BMSC 增殖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 P>0.05)。培养 48 h,与对照组比较, C 组(EPO
终浓度 500 IU/mL)的 BMSC 增殖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 BMSC 组比较, EPO-BMSC 组
BMSC 表面 CXCR4 的蛋白表达水平更高(P<0.05)。肾移植术后 1 d,各组受体鼠的 Scr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
学意义(均为 P>0.05);术后 5 d,与对照组比较, EPO 组、 BMSC 组和 EPO-BMSC 组受体鼠的 Scr 水平均明显
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 P<0.05),且 EPO-BMSC 组受体鼠的 Scr 水平低于 EPO 组、 BMSC 组,差异
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 P<0.05)。术后 1 d 和术后 5 d,各组受体鼠移植肾组织中 IL-4 的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
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 P>0.05)。术后 1 d,与对照组比较, EPO 组、 BMSC 组及 EPO-BMSC 组受体鼠移植
肾组织中 IFN-γ 蛋白表达水平和 IFN-γ/IL-4 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 P<0.05)。术后 5 d,
与对照组比较, EPO 组、 BMSC 组和 EPO-BMSC 组中 IFN-γ 蛋白表达水平和 IFN-γ/IL-4 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差
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 P<0.05),其中 EPO-BMSC 组中 IFN-γ 蛋白表达水平和 IFN-γ/IL-4 均低于 EPO 组和
BMSC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 P<0.05)。 结论 EPO 预处理 BMSC 可预防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
保护移植肾功能。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白细胞介素;干扰素; 血清肌酐
中图分类号: R617
基金资助: 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2015B020226005);广东省省级科技计划项目(2016A020220014)
作者单位: 510280 广州,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器官移植科
作者简介: 张亚,男, 1990 年生,硕士研究生, Email: 596187494@qq.com
收稿日期: 2018-07-03
相关文献:
成年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组织工程人工神经修复1cm坐骨神经
肾移植术后人类微小病毒B19感染致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两例
国内首例肾移植联合脾窝异位辅助性肝移植术治疗高致敏性肾移植患
体外定向诱导成年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许旺细胞样细胞分化的研
阿西莫司联合小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肾移植术后混合型高脂血症的疗
ImmuKnow检测免疫细胞功能在肾移植术后免疫功能监测中的应用
来氟米特用于抢救性治疗减免免疫抑制剂无效的肾移植术后BK病毒性肾病的体会(附4例报告)
Caspase-3 siRNA减少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稳定株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CTLA4-Ig基因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抑制大鼠肝移植排斥反应
吞噬凋亡淋巴细胞的树突状细胞诱导高分泌白细胞介素-10的调节性B细胞的生成
大隐静脉逆转代替髂外动脉治疗肾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附2例报告)
分泌干扰素-γ的效应T淋巴细胞在预警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
国产重组抗CD25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在肾移植免疫诱导中的应用研究
阿仑单抗诱导后钙神经蛋白抑制剂单药治疗方案在肾移植中的应用: 一项系统评价研究
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和血清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的预测价值
流式微球分析技术联合检测Cys C、NGAL方法的建立及其在肾移植术后CMV感染患者中的应用
西罗莫司治疗心脏死亡器官捐献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附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动态监测HLA Ⅰ类分子与降钙素原用于鉴别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与感染的价值
五酯片用于肾移植患者对他克莫司药代动力学的影响及长期疗效观察
新疆少数民族亲属活体肾移植供体安全性随访研究(附55例报告)
血浆置换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肾移植术后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Lifeport与静态低温保存应用于器官捐献供肾保存效果的Meta分析
允许性高碳酸血症在大鼠肺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对CD4+、CD8+T细胞的影响
肾移植治疗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附43例报告)
西罗莫司替代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方案治疗肾移植后“爬行肌酐”患者的疗效观察
联合检测血清总胆红素与胆汁性状在鉴别肝移植术后早期高胆红素血症中的应用初探
肾移植受者外周血辅助性T淋巴细胞17、调节性T细胞表达及其平衡关系的研究
肾移植患者应用微乳化环孢素后监测血药谷浓度、峰浓度的临床价值比较
非洛地平缓释剂治疗肾移植术后高血压患者的中远期疗效观察(附37例报告)
肾移植术后患者合并甲型H1NI流行性感冒的诊治(附3例报告)
西罗莫司替换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治疗老年亲属供肾移植受者移植肾功能减退的疗效
酶联免疫吸附抗原板LAT1HD与LAT1240检测抗HLA Ⅰ类抗体的对比分析
CYP3A5基因多态性对中国肾移植受者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和疗效的影响
慢性移植肾肾病患者使用他克莫司联合麦考酚吗乙酯替代环孢素为基础的免疫抑制剂方案的疗效分析
小剂量布托啡诺与瑞芬太尼联用对全身麻醉肾移植患者术后苏醒的影响
不同免疫状态肝移植受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共刺激分子的表达及意义
基于二次谐波和双光子激发荧光相结合的非线性光学成像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
肾移植术后抗体监测和移植肾病理学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
亲属活体供肾动脉轻度狭窄对肾移植受者术后早期肾功能和并发症的影响
巨细胞病毒感染肾移植受者红细胞表面分子CD35、CD58、CD59 表达的变化
他克莫司与其它药物相互作用致肾移植受者高钾血症10例临床分析
婴幼儿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成人双肾移植的临床效果(附2例报告)
红细胞容积分布宽度与肾移植术后ARDS患者病死率的相关性分析
高剂量西罗莫司可能通过促进细胞自噬对老年小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起保护作用
体外光分离置换疗法对皮肤移植小鼠IL-12p70和Th1 /Th2类细胞因子产生的影响
高致敏二次肾移植患者术前应用硼替佐米行脱敏治疗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PD-1/PD-L1信号通路在不同组织来源间充质干细胞中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小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肝内CD4+T细胞的影响
高通量测序分析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相关 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的突变
亲属活体供肾肾体积与受体体表面积比值 对早期移植肾功能的影响
EPO 预处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预防大鼠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初步研究
不同来源间充质干细胞抑制滤泡辅助性 T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CRRT联合免疫吸附和血浆置换治疗肾移植 术后AMR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
小鼠供肾选择性缺失Ndst1对肾移植术后 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应用LifePort器官转运器改善肾移植效果的大宗临床研究(附 573 例报告)
友情链接/合作伙伴
|
版权所有《器官移植》编辑部
电话:020-38736410 传真:020-85253160 Email:organtranspl@163.com
地址:广州市天河路600号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邮政编码:510630
备案号:粤ICP备140578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