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鑫 孙泽家 蔡继飞 李馨 刘航 任亮 张小东 王玮
引用本文:
目的 总结硼替佐米术前脱敏治疗用于1 例高致敏二次肾移植患者的临床经验。方法 1 例移植前供体特异性抗体(DSA)阳性的二次肾移植患者,术前应用硼替佐米(1.3 mg/m2,分别于移植术前13、10、6 d,皮下注射)加低剂量免疫球蛋白。术后采用他克莫司(FK506)+ 麦考酚钠+ 甲泼尼龙三联免疫抑制方案,观察患者血清肌酐(Scr)和血尿素氮(BUN)水平、FK506 血药浓度、DSA 滴度、C3d 结合性 DSA(C3d-DSA)滴度及移植肾病理活组织检查(活检)等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硼替佐米应用后随访12 个月,Scr 下降并稳定在130 μmol/L,BUN 维持在3.9 mmol/L,DSA 水平明显下降,C3d-DSA 阴性。术后4 个月和9 个月移植肾病理穿刺检测均为C4d 阳性,提示慢性活动性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MR)。患者出现3 级周围神经病变。结论 术前使用硼替佐米脱敏方案可有效降低肾移植受者体内DSA 水平,避免高致敏二次肾移植患者发生急性排斥反应。高致敏移植患者术前脱敏治疗可选择硼替佐米在内的综合治疗。
关键词: 肾移植;供体特异性抗体(DSA);硼替佐米;脱敏;免疫球蛋白;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MR),慢性,活动性;C4d;C3d;周围神经病变;肾功能;他克莫司(FK506)
中图分类号: R617,R392.4
基金资助: 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与成果推广(Z171100001017055);北京市医院管理局临床医学发展专项(ZYLX201408)
作者单位: 100020 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泌尿外科
作者简介:
收稿日期: 2017-09-25
相关文献:
肾移植术后人类微小病毒B19感染致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两例
CTLA4-Ig基因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抑制大鼠肝移植排斥反应
别嘌醇预处理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Bax、Bcl-2及Caspase-3表达的影响
肝移植术后长期存活慢性肾功能损害受者的免疫抑制方案个体化应用
新疆少数民族亲属活体肾移植供体安全性随访研究(附55例报告)
YMDD变异患者肝移植术后乙型肝炎病毒再感染的防治(附14例报告)
非洛地平缓释剂治疗肾移植术后高血压患者的中远期疗效观察(附37例报告)
亲属活体供肾动脉轻度狭窄对肾移植受者术后早期肾功能和并发症的影响
高致敏二次肾移植患者术前应用硼替佐米行脱敏治疗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肾上腺皮质激素联合输注供者同型洗涤红细胞治疗ABO血型不合肝移植溶血性贫血
高龄供者血清Klotho水平预测受者术后 移植肾功能状态的临床研究
肝移植术后人类细小病毒B19感染的二代测序筛查 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Banff 移植病理学诊断标准的起源、发展 及对器官移植的推动作用
友情链接/合作伙伴
|
版权所有《器官移植》编辑部
电话:020-38736410 Email:organtranspl@163.com
地址:广州市天河路600号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邮政编码:510630
备案号:粤ICP备140578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