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巍
引用本文:
同种异体器官移植是20世纪医学史上的一项重大进展,此技术目前已得到全球范围的推广和应用,是器官终末期疾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然而,器官移植免疫排斥反应在所难免,导致移植器官不能长期存活,加之全身免疫抑制剂所带来的诸多不良反应、供体短缺等,严重影响了器官移植事业的发展。如何克服或降低移植免疫排斥反应,减少或者避免全身免疫抑制药的应用,以及获得更多可利用供体是当前移植界面临的重大挑战,也是移植免疫研究的热点问题。 几十年来,小鼠模型被用于移植免疫的基础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和很多重要的发现,为临床转化医学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和应用基础。例如,目前临床应用的诸多免疫抑制剂(环孢素、他克莫司和雷帕霉素等)都是首先在小鼠模型实验成功的。正在临床试验阶段的免疫调节树突状细胞(DC)、调节性T细胞(Treg)、单克隆抗体等也是基于大量小鼠模型的研究结果[1]。可见,小鼠模型在移植免疫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对小鼠模型的优势、不同器官移植模型的建立方法、功能与应用等进行归纳总结,以期对未来移植免疫和移植外科的实验研究以及转化医学研究有所帮助。
关键词: 小鼠;器官移植;移植免疫;免疫排斥;免疫耐受
中图分类号: R617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3264); 吉林省科技厅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0160414022GH)
作者单位: 130033 长春,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肝胆胰外科(Email:weili888@hotmail.com)
作者简介: 李巍,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肝胆胰外科副主任,吉林大学唐敖庆特聘教授、学术带头人,吉林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1985年毕业于原白求恩医科大学,于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基本外科先后任医师、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主任医师。1994年至2001年前往美国匹兹堡大学任博士后研究员、讲师;于2003年至2009年就职于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医学中心外科任助理教授,移植免疫及显微外科实验室主任。在器官移植、显微外科、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及肝胆胰肿瘤免疫研究等方面造诣颇丰,具有较高国际知名度。兼任国际实验显微外科学会理事、国际器官移植学会学术委员、美国器官移植学会委员、中国免疫学会器官移植免疫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微生物与免疫学分会移植免疫学组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北方肝癌治疗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肝胆胰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吉林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常委、吉林省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常委、吉林省医师学会外科学分会常委、吉林大学欧美同学会特约理事、吉林省留学人员联谊会理事、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重大疾病公益项目评审专家、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出国留学项目评审专家。兼任《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器官移植》和《临床肝胆病杂志》等多家杂志的编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教育部及省科技厅课题5项。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并演讲数十场。近几年在世界一流外科学及免疫学等SCI杂志上发表论文70多篇。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1项。美国器官移植外科学会青年研究者奖、日本外科学会国际青年外科医生奖和国际实验显微外科学会最佳科学导师奖各1项。
收稿日期: 2017-06-01
相关文献:
实体器官移植术后结核病的研究进展——2013年美国移植协会感染病学组实体器官移植结核病诊疗指南剖析
北京市医学类及非医学类高校本科学生对人体器官移植认知的对比研究
新的非侵入性生物标志物MicroRNA在器官移植中的应用研究
NOD小鼠未成熟树突状细胞体外诱导淋巴细胞生成并扩增调节性T细胞的研究
术中输注供体脾细胞联合术后延迟使用小剂量他克莫司诱导同种异基因大鼠心脏移植免疫耐受
酶联免疫吸附抗原板LAT1HD与LAT1240检测抗HLA Ⅰ类抗体的对比分析
免疫磁珠两步法体外分离纯化小鼠脾脏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应用研究
白介素-10基因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调控大鼠异种原位肝移植免疫耐受机制的研究
供体特异性输注细胞上CD47的表达在小鼠心脏移植免疫耐受中的作用
2006年至2016年遗体器官捐献领域研究热点与前沿的可视化分析
高剂量西罗莫司可能通过促进细胞自噬对老年小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起保护作用
体外光分离置换疗法对皮肤移植小鼠IL-12p70和Th1 /Th2类细胞因子产生的影响
MicroRNA在同种及异种移植免疫排斥监测中的 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MicroRNA在同种及异种移植免疫排斥监测中的 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MicroRNA在同种及异种移植免疫排斥监测中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不同来源间充质干细胞抑制滤泡辅助性 T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继往开来,中国器官移植的发展现状 ——在2018年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年会上的报告
重庆市ICU护士器官捐献态度和意愿的 现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实体器官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肺炎的防治策略 ——ATS巨细胞病毒肺炎的诊治指南解读
器官移植病理学临床技术操作规范(2019 版) ——总论与肾移植
器官移植受者EB病毒感染和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 疾病临床诊疗规范(2019版)
建立小鼠腹部心脏移植模型联合尾静脉注射的实践体会 (附视频)
器官移植受者BK病毒感染和BK病毒性肾病 临床诊疗规范(2019版)
实体器官移植术后感染诊疗技术规范(2019版) ——总论与细菌性肺炎
器官移植受者非结核分枝杆菌病临床诊疗 技术规范(2019版)
体外膜肺氧合用于尸体供器官保护的技术 操作规范(2019版)
大鼠肝移植免疫耐受过程Th细胞和Treg细胞因子 及信号通路蛋白的变化研究
机械灌注技术引领器官捐献与移植模式的变革 ——器官ICU时代即将到来?
肾移植操作技术规范(2019版) ——适应证、禁忌证、术前检查和准备
间充质干细胞在器官移植中发挥免疫抑制作用 及机制探讨的研究进展
肝移植术后人类细小病毒B19感染的二代测序筛查 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分泌颗粒酶B的调节性B细胞在器官移植术后 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移植器官质量与安全指南(第6版)》解读—— 生物安全性预警
器官移植受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特点 和疫情期间的管理策略(第1版)
《移植器官质量与安全指南(第6版)》解读—— 感染性疾病传播的风险
《移植器官质量与安全指南(第6版)》解读—— 恶性肿瘤传播的风险
《移植器官质量与安全指南(第6版)》解读 ——供者及器官的评估和选择标准
肾移植术后稳定状态受者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 及其与肾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基于信息计量学对《器官移植》杂志2010年至2019年 刊载文献信息的可视化分析
友情链接/合作伙伴
|
版权所有《器官移植》编辑部
电话:020-38736410 Email:organtranspl@163.com
地址:广州市天河路600号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邮政编码:510630
备案号:粤ICP备140578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