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英姿 彭博 成柯 赵于军 佘兴国 牛英 庄权 张朋朋 刘洪
引用本文:
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PTLD)是一种在实体器官移植后最常见的、严重危及生命的肿瘤性并发症。PTLD包含了一系列疾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分型,可以分为早期病变、多形性PTLD、单一型PTLD和经典的霍奇金淋巴瘤4种类型,总发生率可高达20%,与EB病毒感染、免疫抑制程度、遗传因素等相关。PTLD临床表现多样,确诊依赖于病理诊断。一旦确诊PTLD,首要目标为治愈PTLD,其次为保存移植物功能。降低免疫抑制水平通常作为初始治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联合利妥昔单抗、化学药物治疗、放射治疗等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其总体有效率和患者总存活时间较以往已有较大提高。由于国内对PTLD的报道较少,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需进一步增强移植医师对PTLD的认识,提高PTLD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PTLD);实体器官移植;EB病毒;免疫抑制;利妥昔单抗
中图分类号: R617 R733.4
基金资助: 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临床科研专项资助基金(320.6750.15070)
作者单位: 410013 长沙,中南大学湘雅三院移植中心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器官移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作者简介: 明英姿,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移植中心主任,主持移植中心工作。本科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德语医学班,硕士、博士均毕业于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曾留学德国两年余。兼任中国移植透析研究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移植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器官移植专业委员会肝移植学组委员、湖南省器官移植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湖南省器官移植质量控制中心委员、湖南省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委员会专家,湖南省卫生厅及湖南省红十字会人体器官捐献专家组专家。兼任《器官移植》、《Hepatobiliary & Pancreatic Diseases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Organ Donation and Transplantation》、《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等国内外多家杂志编委。多年来一直从事器官移植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作为第一手术者能够熟练开展腹部大器官移植,包括肝移植(包括经典式肝移植和背驮式肝移植)、肾移植(首次肾移植、多次肾移植、亲属活体肾移植)及肝肾联合移植,其中二次以上肾移植已完成近百例。先后获得“湘雅名医”、“湖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等称号。
收稿日期: 2017-03-15
相关文献:
来氟米特用于抢救性治疗减免免疫抑制剂无效的肾移植术后BK病毒性肾病的体会(附4例报告)
肝移植术后合并脓毒症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比例及功能变化的分析
肝移植术后患者应用免疫抑制剂的单中心经验总结(附1400例分析)
肝移植术后长期存活慢性肾功能损害受者的免疫抑制方案个体化应用
血浆置换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肾移植术后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肝移植术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附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不同来源间充质干细胞抑制滤泡辅助性 T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实体器官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肺炎的防治策略 ——ATS巨细胞病毒肺炎的诊治指南解读
器官移植受者EB病毒感染和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 疾病临床诊疗规范(2019版)
间充质干细胞在器官移植中发挥免疫抑制作用 及机制探讨的研究进展
分泌颗粒酶B的调节性B细胞在器官移植术后 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友情链接/合作伙伴
|
版权所有《器官移植》编辑部
电话:020-38736410 Email:organtranspl@163.com
地址:广州市天河路600号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邮政编码:510630
备案号:粤ICP备140578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