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8年  第9卷  第5期

指南与共识
中国肺移植供体标准及获取转运指南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 国家肺移植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
2018, 9(5): 325-333.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18.05.001
摘要(1002) HTML (480) PDF 1533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2015年我国供肺利用率仅约5%。从器官获取组织(OPO)进行供肺协调、初步评估和维护,到供肺获取直至最后经民航、高速公路、高铁转运完成肺移植,每一环节都相当艰难。许多初评合格的供肺,由于缺乏有效的维护而无法用于移植。因此,我们组织专家制订我国肺移植供体标准及获取转运指南,从我国肺移植供肺捐献的分类、供肺选择标准、供肺维护策略、供肺获取流程、供肺转运流程等方面,总结我国肺移植的临床实践经验,希望能为肺移植相关临床科室提供工作指引。
述评
离体肺灌注技术的临床应用
毛文君, 陈静瑜
2018, 9(5): 334-338.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18.05.002
摘要(576) HTML (234) PDF 2023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肺移植是治疗多种终末期肺病的有效手段, 但供肺短缺严重限制了肺移植的发展。离体肺灌注技术(EVLP)能再次评估和改善供肺肺功能, 提高供肺的利用率, 目前在欧美国家逐步开始应用,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本文总结了肺移植供肺选择标准、EVLP适应证、EVLP的类型以及国外应用现状, 同时介绍了无锡市人民医院EVLP初步经验, 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肺移植的研究进展
苏卓莹, 陈莉延, 何建行
2018, 9(5): 339-342.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18.05.003
摘要(102) HTML (146) PDF 731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迟发型非感染性肺部并发症(LONIPC)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术后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的重要部分, 目前缺乏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虽然肺移植是治疗多数终末期肺病的唯一方法, 但由于HSCT术后受体潜在的风险, 肺移植难以广泛应用。本文结合世界各地多个移植中心针对HSCT术后LONIPC受体行肺移植治疗的研究, 就HSCT术后肺移植手术适应证及时机、肺移植术后血液肿瘤的复发及感染并发症、肺移植术后的HSCT受体移植物存活率等方面进行总结。
专家论坛
人类白细胞抗原-G在临床医学中的研究进展
李圣冰, 肖漓
2018, 9(5): 343-347.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18.05.004
摘要(228) HTML (70) PDF 812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G是一类非经典HLAⅠb类分子, 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妊娠免疫, HLA-G可保护胎儿免受母体免疫系统的攻击。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HLA-G在诱导器官移植物免疫耐受、协助肿瘤细胞以及病毒的免疫逃逸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将HLA-G作为器官移植、恶性肿瘤和病毒感染等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靶点已逐渐成为学者关注的热点。本文就HLA-G的基因多态性与分子结构、HLA-G在临床医学中应用的最新进展做一总结。
间充质干细胞在器官移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曲泽澎, 贾兆锋, 黄曦, 蔡志明, 牟丽莎
2018, 9(5): 348-353.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18.05.005
摘要(188) HTML (81) PDF 818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器官移植是终末期器官功能衰竭的有效治疗方法。然而, 移植受体需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以降低器官移植免疫排斥反应。间充质干细胞(MSC)具有独特的免疫学特性, 有望在器官移植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总结了MSC的免疫学特性, 并就其在器官移植中减轻免疫排斥反应、诱导免疫耐受、促进组织修复、诱导新生血管形成以及在异种器官移植中的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述, 以期为MSC应用于器官移植提供参考。
论 著·实验研究
一种新的非Gal异种移植抗原——FAM234A的鉴定
谢崇伟, 戴文杰, 张军方, 蔡志明, 牟丽莎
2018, 9(5): 354-359.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18.05.006
摘要(136) HTML (54) PDF 1625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目的  探讨FAM234A是否为一种新的非Gal异种移植抗原。  方法  用α-1, 3-半乳糖基转移酶基因敲除(GTKO)小型猪的原代猪主动脉内皮细胞(PAEC)免疫食蟹猴。将免疫的猴血清与PAEC孵育, 其中经免疫产生的猴抗猪细胞抗体能够识别并结合PAEC表面的未知抗原。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PAEC表面结合的猴抗猪细胞抗体的平均荧光强度(MFI), 用以表示PAEC表面抗原的含量。利用慢病毒介导的短发夹核糖核酸(shRNA)敲减PAEC中的FAM234A基因, 检测该细胞结合的猴抗猪细胞抗体含量是否减少, 以确定该基因是否为潜在的移植抗原。  结果   PAEC中的非Gal抗原能够在猴体内引发大量的猴抗猪细胞抗体。在GTKO小型猪的PAEC中用shRNA敲减FAM234A基因后, PAEC结合的猴IgG抗体减少。  结论   FAM234A是一种新的非Gal异种移植抗原。
论著·实验研究
常用免疫抑制剂对Tfr细胞和Breg细胞的作用研究
于涛, 陈文, 刘志佳, 黄海燕, 肖漓, 石炳毅
2018, 9(5): 360-364,404.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18.05.007
摘要(171) HTML (31) PDF 1296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目的  探讨常用免疫抑制剂对滤泡调节性T细胞(Tfr细胞)和调节性B细胞(Breg细胞)的作用。   方法  收集6例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每例5 mL), 采用人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出淋巴细胞进行培养, 将细胞分为对照组(未加入免疫抑制剂)、环孢素组(250 ng/mL)、他克莫司组(10 ng/mL)和西罗莫司组(10 ng/mL), 分别用相应免疫抑制剂刺激48 h。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淋巴细胞中Breg细胞和Tfr细胞的比例;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IL)-21的含量。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环孢素组、他克莫司组和西罗莫司组淋巴细胞中Breg细胞的比例均升高,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 0.05);环孢素组和他克莫司组淋巴细胞中Tfr细胞比例均升高,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 0.05);西罗莫司组淋巴细胞中Tfr细胞比例下降, 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 < 0.05)。ELISA检测结果显示, 与对照组比较, 环孢素组和他克莫司组上清液中IL-21含量均下降,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 0.05);西罗莫司对IL-21分泌的影响不大,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环孢素和他克莫司具有抑制B细胞免疫反应的作用。
大鼠DCD供肝热缺血时间对移植肝的影响
黄兆宇, 武睿超, 冉江华, 刘钧汉, 张黎, 施俊丽, 周焘, 郑克谱, 李望, 张熙冰, 李玉志
2018, 9(5): 365-371.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18.05.008
摘要(160) HTML (67) PDF 1404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目的  评价大鼠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供肝热缺血时间对移植肝的影响。  方法  建立大鼠DCD供肝原位肝移植模型。根据供肝获取前经历心脏停搏时间的不同, 将54只受体大鼠分为3组:对照组(W0组, 未经历热缺血)、热缺血10 min组(W10组)、热缺血20 min组(W20组), 每组18只。各组大鼠分别于术后1、3、7 d检测血清肝功能[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 电子显微镜观察肝细胞及其细胞器, 用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细胞色素C(Cyt C)和凋亡诱导因子(AIF)的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随着热缺血时间的延长, 肝移植术后1 d, 各组大鼠ALT和AST水平急剧上升, 与W0组相比, W10组和W20组的ALT和AST水平均明显升高(均为P < 0.05)。术后3 d, 各组大鼠ALT和AST水平均稍稍下降, 与W0组相比, W10组和W20组的ALT和AST水平仍明显较高(均为P < 0.05)。术后7 d, 各组大鼠ALT和AST水平均再次上升, 与W0组相比, W10组和W20组的ALT和AST水平升高更显著(均为P < 0.05)。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 随着热缺血时间的延长, 肝细胞水肿程度逐渐加重, 内质网扩张逐渐加重, 线粒体损伤程度加重, W20组尤为严重。术后1 d, 3组大鼠肝组织中的AIF和Cyt C蛋白表达水平的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 > 0.05)。术后3、7 d, 与W0组比较, W10组和W20组的AIF与Cyt C蛋白表达水平均较高,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 0.05), 且W20组的AIF与Cyt C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W10组(均为P < 0.05)。  结论  DCD供肝热缺血主要损伤肝细胞, 随着热缺血时间的延长, 移植肝肝细胞内线粒体和其他细胞器形态、及线粒体凋亡相关蛋白水平均出现明显变化。
低温环境复灌对兔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丁汉东, 廖贵益, 钟金彪, 赵飞
2018, 9(5): 372-378.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18.05.009
摘要(71) HTML (42) PDF 4199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目的  探讨建立兔肾缺血低温环境、常温环境及高温环境再灌注损伤模型的新方法, 并评价低温环境复灌对兔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影响。  方法  将60只健康新西兰兔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A组)、假手术组(B组)、低温环境复灌组(C组)、常温环境复灌组(D组)、高温环境复灌组(E组), 每组12只。术后7 d内每日检测各组兔的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水平; 术后1 d检测各组兔肾组织内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 术后1 d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学变化; 术后1 d采用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染色评价细胞凋亡。  结果  术后1 d, 与A组和B组比较, C、D和E组兔的Scr和BUN水平均升高(均为P < 0.01);与C组比较, D组和E组兔的Scr和BUN水平升高更明显(均为P < 0.05)。术后7 d内, C、D和E组兔的Scr和BUN水平呈下降趋势。与D组和E组比较, C组兔的Scr和BUN水平较低(均为P < 0.05)。与A组和B组比较, C、D和E组的MDA含量均升高, SOD活性均降低(均为P < 0.01);与C组比较, D组和E组的MDA含量升高更明显, SOD活性更低(均为P < 0.01)。术后1 d肾组织病理学检查示A组和B组肾组织形态结构正常, D组和E组损伤表现明显, 与D、E组比较, C组损伤较轻。TUNEL染色结果显示, D组和E组肾小管上皮细胞阳性细胞明显增多, 管腔内也可见到阳性细胞, C组阳性细胞数量较D组和E组明显减少。  结论  冰泥覆盖肾脏、37 ℃生理盐水及40 ℃生理盐水连续滴加肾脏可建立不同温度环境复灌模型。低温环境复灌对肾IRI具有保护作用。
论著·临床研究
CRRT联合免疫吸附和血浆置换治疗肾移植术后AMR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
孙凯, 刘永葆
2018, 9(5): 379-384.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18.05.010
摘要(144) HTML (55) PDF 1126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联合免疫吸附和血浆置换治疗肾移植术后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MR)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效果。  方法  将28例肾移植术后诊断为AMR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 对照组(12例)和治疗组(1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甲泼尼龙0.8 g/d冲击治疗5 d, 口服环孢素1.5 mg/(kg·d), CRRT以及强心、利尿等对症治疗; 治疗组在治疗后第7、10日给予免疫吸附和血浆置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体情况;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和血电解质的变化; 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组织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结果  28例患者中, 临床治愈24例, 其中治疗组14例, 对照组10例; 3例恶化, 其中治疗组2例, 对照组1例; 对照组1例死于脑出血。治疗7、12 d后, 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BUN和Scr水平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0.01)。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血钠和血钾治疗前后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0.01)。肾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 治疗12 d后, 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移植肾组织浸润的淋巴细胞减少, 血管炎减轻; 与对照组比较, 治疗组的肾小球、小管间质及血管的病理评分均较低,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 0.01)。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 治疗12 d后, 两组患者的移植肾组织ED1阳性的单核细胞减少, 且治疗组ED1阳性的单核细胞减少更为明显; 治疗12 d后, 治疗组患者肾小管间质的CD4+/CD8+细胞比值比对照组更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结论  CRRT联合免疫吸附和血浆置换组合治疗是治疗肾移植术后AMR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有效方法。
性别对肾移植受体霉酚酸血药浓度影响的临床分析
曾维胜, 李珍, 宋秘, 张长升, 祝敏, 曾云俊
2018, 9(5): 385-389.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18.05.011
摘要(69) HTML (56) PDF 826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目的  探讨性别对肾移植术后受体霉酚酸(MPA)血药浓度的影响。  方法  以115例接受活体肾移植的受体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性别将受体分为两组, 男性为S1组(61例), 女性为S2组(54例)。术后采用他克莫司(每次2 mg, 每日2次)+吗替麦考酚酯(MMF, 每次0.75 g, 每日2次)+泼尼松三联免疫抑制方案至少1周, 检测两组受体服药后1、2、3周和1、2、3个月的MPA血药谷浓度。分析两组受体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服药后1、2、3周和1、2、3个月, S1组受体的MPA血药谷浓度均低于S2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 0.05)。服药后不同时间点S1组与S2组受体MPA血药谷浓度均数的比值较稳定, 波动在0.71~0.84。S1组MPA血药谷浓度 < 1.0 μg/mL者的例数较多, 尤其是服药后1、2周, 达到44%、20%, 而S2组MPA血药谷浓度 > 3.5 μg/mL者的例数较多, 波动在30%~78%。S1组中4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 其中3例因急性排斥反应导致移植物失功; S2组中7例发生胃肠道紊乱, 3例发生肺部感染。  结论   性别对于肾移植受体术后服用MPA类药物的血药浓度有一定影响, 女性受体术后MPA血药谷浓度明显高于男性受体。
携带淋巴组织的横行腹直肌皮瓣移植乳房再造治疗上肢淋巴水肿1例附文献复习
陈茹, 栾杰, 穆大力, 刘春军, 辛敏强, 穆籣
2018, 9(5): 390-394.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18.05.012
摘要(107) HTML (42) PDF 1266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目的  总结采用携带淋巴组织的横行腹直肌皮瓣移植进行乳房再造并治疗上肢淋巴水肿的临床经验。  方法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收治的1例乳腺癌根治术后7年右侧上肢淋巴水肿的患者, 经术前淋巴造影证实为腋窝淋巴回流障碍。应用携带淋巴组织的横行腹直肌皮瓣移植进行胸壁修复、乳房再造及淋巴回流重建, 并彻底松解腋窝严重挛缩瘢痕。术后对该病例双侧上肢周径进行长期监测。  结果  该病例术后出现移植皮瓣严重水肿, 术后引流量达755 mL/d, 长达5 d, 伴随心房颤动、低蛋白血症、低钾血症及切口延迟愈合等术后并发症。经过及时引流及规范综合治疗, 术后转归良好, 患侧上肢周径逐渐缩小, 术后3周趋于稳定。术后随访5年效果较好。  结论  应用携带淋巴组织的横行腹直肌皮瓣移植进行乳房再造同时治疗乳腺癌根治术后上肢淋巴水肿, 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综述
肺移植治疗肺尘埃沉着病的临床研究进展与问题
赵晋, 毛文君, 陆荣国, 陈员, 蒋华驰, 陈静瑜
2018, 9(5): 395-398.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18.05.013
摘要(168) HTML (152) PDF 759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肺尘埃沉着病(尘肺病)是世界上最严重且患病人数最多的职业病, 目前治疗的主要方法有药物治疗、肺灌洗技术及肺移植。当前的药物治疗主要起缓解症状的作用, 不能有效清除肺部粉尘。肺灌洗技术能清除部分肺部粉尘, 但是存在远期效果不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等问题。肺移植治疗尘肺病的效果得到越来越多医师和患者的肯定, 但诸多因素限制了肺移植治疗尘肺病的发展。本文就尘肺病的概况、尘肺病的治疗、肺移植治疗尘肺病的问题与困境进行综述, 以期给临床医师选择治疗方案时提供一些参考。
浅谈实体器官移植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魏伟, 明英姿
2018, 9(5): 399-401.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18.05.014
摘要(422) HTML (155) PDF 722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实体器官移植术后的相关感染是移植科医师在移植受体术后管理中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也是影响器官移植受体术后恢复的重要因素。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在正常人群中有较高的感染率, 但其发病往往是亚临床、自愈性的。而在实体器官移植受体中, 其临床症状表现明显, 可导致受体生活质量降低、再入院率及经济压力增加、甚至影响移植物功能, 严重时可导致死亡。本文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 就VZV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其发病风险因素, 器官移植后VZV感染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做一综述, 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川芎嗪在器官移植中防治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
王树森, 郑越
2018, 9(5): 402-404.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18.05.015
摘要(112) HTML (27) PDF 608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是指组织在缺血一段时间又恢复血液供应后, 过量的氧自由基攻击重新获得血液供应的组织细胞。IRI发生在溶栓治疗、器官移植、烧伤等血液循环障碍时。川芎嗪是伞形科蒿木属植物川芎中的主要化学成分, 具有抗血栓、抗IRI、保护心脑血管系统等药理作用。本文对近年来川芎嗪在器官移植中防治肾、肝以及心脏IRI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