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5年  第6卷  第5期

述评
实体器官移植与骨质疏松
蓝恭斌, 彭龙开, 张红
2015, 6(5): 283-287.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15.05.001
摘要(139) HTML (46) PDF 650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骨质疏松是实体器官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常发生于术后第6~12个月, 轻者可无明显症状和体征, 稍重者表现为腰背疼痛、乏力或全身骨痛, 严重者发生骨折。发病机制主要是骨吸收增加和骨形成减少。术前存在的骨代谢性疾病和术后大量应用免疫抑制剂是实体器官移植患者发病的主要原因。各种实体器官如肾、肝、肺移植术后骨质疏松的发病原因、发病特点各不相同。骨质疏松的防治除了应用一般防治措施外, 还可应用钙、维生素D、活性维生素D、双膦酸盐类药物、降钙素、甲状旁脉激素及激素替代治疗等。控制肾上腺皮质激素用量是预防骨质疏松的关键措施。
专家论坛
潜在脑死亡捐献者的器官维护
杨顺良, 谭建明
2015, 6(5): 288-293.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15.05.002
摘要(92) HTML (49) PDF 918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近5年我国的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工作逐步进入常态化, 供体器官功能维护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供体器官功能维护直接关系到捐献成功率和受体安全, 但目前尚缺少供体维护的循证医学指南。确定器官维护目标能最大限度保持待捐器官的功能与活力。维护器官重点是稳定血流动力学指标(维持合适的循环血量、心排血量和灌注压), 保护肺换气功能, 纠正尿崩症和凝血障碍, 保持合适体温。本文从器官维护目标、供体维护的主要内容、器官获取过程中的供体维护等方面, 就潜在脑死亡捐献者的器官维护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临床可操作性耐受预测指标的研究现状
樊文梅, 石炳毅
2015, 6(5): 294-297.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15.05.003
摘要(126) HTML (53) PDF 890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器官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器官衰竭的有效手段。免疫耐受一直是器官移植领域的研究热点。近年来发现在一些停用免疫抑制剂的受者中发生自发耐受现象, 被称之为临床可操作性耐受。临床可操作性耐受是指在不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情况下, 至少1年以上无发生移植物排斥反应, 获得移植器官长期存活的现象。本文就临床可操作性耐受的临床证据、预测指标两大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移植前沿
Lifeport在肾移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张驌, 付生军, 杨立
2015, 6(5): 298-302.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15.05.004
摘要(178) HTML (43) PDF 948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肾移植供肾短缺日益凸显, 各类非标准供肾的选择对移植肾的保存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 机械灌注保存肾脏相关研究重新兴起。Lifeport作为一款移植肾的机械灌注仪器应用较为广泛, 本文从Lifeport简介、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 不同机械灌注仪器的比较等方面, 对Lifeport在肾移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与肾移植术后病毒感染
陈思腾, 罗敏, 苗芸
2015, 6(5): 303-306.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15.05.005
摘要(242) HTML (24) PDF 992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肾移植术后病毒感染是影响移植肾功能及患者存活率的重要原因之一。自然杀伤(NK)细胞在肾移植术后抗病毒感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可特异性识别细胞表面人类白细胞抗原(HLA)I类分子并与之结合, 调节NK细胞活性, 逐渐成为了肾移植术后抗病毒感染研究的热点。本文先概述了NK细胞与KIR的基本概念, 再就KIR基因型、KIR/HLA配型和激活型KIR基因与肾移植术后病毒感染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实验研究
机械灌注与单纯冷保存对猪DCD供胰影响的对比研究
富大智, 程颖, 刘永锋
2015, 6(5): 307-310, 315.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15.05.006
摘要(115) HTML (69) PDF 1374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目的  对比研究机械灌注与单纯冷保存对猪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供胰的影响。  方法  健康猪10只, 随机分为单纯冷保存组和机械灌注组两组(每组各5只)。制备DCD猪模型, 胰腺切取后采用威斯康星大学保存液(UW液)保存。单纯冷保存组给予单纯UW液冷保存, 机械灌注组给予机械灌注保存。分别于保存1、2、3、4、6、24 h时点在胰尾部取材, 制作组织切片, 予苏木素-伊红(HE)染色。两组进行胰腺组织病理学检查, 并对病理学评分进行比较。  结果  猪DCD供胰在机械灌注180 min时胰腺微血栓已被清除, 又避免了过度灌注对胰岛的损害。机械灌注组病理学评分为(4.2±0.8)分, 单纯冷保存组病理学评分为(8.4±1.1)分,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机械灌注可以有效清除胰腺血管内血栓。与单纯冷保存比较, 保存相同时间后, 机械灌注组更能维持胰岛的完整性。
Foxp3+调节性T细胞与肝癌肝移植患者术后肿瘤复发关系的研究
杜国盛, 周林, 朱志东, 宋继勇, 封立魁, 郑永根, 索龙龙, 杨绍臻
2015, 6(5): 311-315.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15.05.007
摘要(125) HTML (38) PDF 1184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目的  探讨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与超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SF)标准肝细胞癌(肝癌)肝移植患者术后肿瘤复发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解放军第309医院全军器官移植研究所接受肝移植的24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在随访期内肿瘤复发4例(肿瘤复发组), 余20例无复发(肿瘤未复发组); 以同期健康人的血液标本为对照组。比较肿瘤复发组和肿瘤未复发组术前、术后不同时点甲胎蛋白(AFP)水平; 比较肿瘤复发组和肿瘤未复发组术前、术后不同时点及对照组的Foxp3+Treg(Foxp3+Treg%)水平; 对术前与术后Foxp3+Treg表达与AFP、CD3+和CD8+T水平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  与术前及正常水平相比, 肿瘤未复发组患者术后Foxp3+Treg表达经历先降低后逐渐升高最终稳定于较低水平。与肿瘤未复发组患者比较, 肿瘤复发组患者的AFP和Foxp3+Treg显著升高, 明显高于术前及正常水平(均为P < 0.01), 而且在肿瘤复发组患者中Foxp3+Treg早期异常性升高先于AFP。相关性分析提示, Foxp3+Treg与AFP变化一致, 呈正相关(P < 0.01);而与效应性T细胞(CD3+T细胞、CD8+ T细胞)表达变化相反, 呈负相关(P < 0.05~0.01), 提示Foxp3+Treg与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的复发具有密切关系。  结论  Foxp3+Treg与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的关系密切。超UCSF标准的肝癌肝移植患者术后Foxp3+Treg越高, 提示复发风险越大, 联合检测AFP有助于及早发现肿瘤复发。
临床研究
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供肝移植31例临床效果分析
蓝柳根, 秦科, 董建辉, 黄莹, 曹嵩, 李海滨, 李壮江, 周洁惠, 孙煦勇
2015, 6(5): 316-321.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15.05.008
摘要(74) HTML (33) PDF 1179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目的  总结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供肝用于肝移植的临床经验及疗效分析。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4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3医院收治的31例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肝移植病例的临床资料。  结果  31例供体中符合中国标准Ⅰ类8例、Ⅱ类3例、Ⅲ类20例。按规范器官获取流程取得供肝。供肝的热缺血时间为2~13 min, 平均为9 min; 冷缺血时间为240~600 min, 平均为350 min。31例受体均顺利完成肝移植手术。其中29例受体恢复良好, 肝功能逐渐恢复, 未出现血栓形成、排斥反应, 4例出现胆道狭窄并发症, 经胆道支架置入术后引流通畅; 重症监护室(ICU)停留时间平均8 d, 术后住院时间平均21 d, 病情稳定后出院。受体总体存活率为81%, 1例术后2 d死于原发性肝脏无功能, 1例死于术后肺部感染, 4例肿瘤受者死于肿瘤复发转移。  结论  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可以扩大供肝来源且近期效果良好。逐渐完善捐献供体器官功能保护措施, 严格掌握供者适应证、加强器官功能评估、缩短热冷缺血时间, 是改善临床效果的重要措施。
术前门静脉血栓对终末期肝硬化患者行肝移植手术的影响
孟炜, 赵辉, 易述红, 张彤, 傅斌生, 汪国营, 许赤, 李华, 杨扬, 陈规划
2015, 6(5): 322-325.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15.05.009
摘要(121) HTML (38) PDF 1221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目的  探讨术前门静脉血栓对终末期肝硬化患者行肝移植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器官移植中心接受肝移植手术的182例终末期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合并门静脉血栓的13例(Yerdel分级Ⅰ级3例, Ⅱ级6例, Ⅲ级2例, Ⅳ级2例)患者作为门静脉血栓组, 其余169例无门静脉血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肝移植术中和术后情况。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门静脉血栓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较多(均为P < 0.05), Ⅲ~Ⅳ级血栓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亦较多(均为P < 0.05)。术后1个月, 门静脉血栓组发生门静脉血栓1例(8%), 对照组发生3例(2%),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门静脉血栓组术后3年存活率为46%(6/13), 对照组相应为84%(142/169),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Ⅲ~Ⅳ级门静脉血栓会明显增加肝移植手术难度和风险, 但只要术前严格评估门静脉血栓情况, 术中采用合理的门静脉重建方式, 依然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
贝那普利治疗肾移植术后红细胞增多症的疗效观察
罗用文, 钱叶勇, 范宇, 柏宏伟, 常京元, 王振
2015, 6(5): 326-330.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15.05.010
摘要(133) HTML (97) PDF 1276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目的  观察贝那普利治疗肾移植术后红细胞增多症(PTE)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  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在解放军第309医院泌尿外科行首次肾移植术, 术后继发PTE的2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根据有否高血压分为高血压组(14例)和正常血压组(8例)。高血压组给予贝那普利, 起始剂量为10 mg/d, 以后视病情变化最大剂量可增至40 mg/d; 正常血压组给予贝那普利5 mg/d, 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恢复正常后予以维持剂量2.5 mg/d。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服药后治疗效果和随访期间的不良反应。  结果  治疗6个月后, 高血压组显效12例、有效1例、进步1例; 正常血压组显效6例、有效1例、无效1例。两组疗效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过程中高血压组患者血压明显下降(P < 0.05), 正常血压组患者血压未见明显变化。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红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血清肌酐、尿酸、估计肾小球滤过率等指标未见明显异常。高血压组中1例患者治疗期间出现刺激性咳嗽, 停药后恢复正常。  结论  肾移植术后PTE患者服用贝那普利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应根据患者的血压从小剂量开始给药, 治疗过程中监测血压、血常规和肾功能, 根据血压调整药物剂量。
活体肾移植供肾肾小球滤过率对术后移植肾功能恢复的影响
苏子庭, 李珍, 曾仲, 刘涛, 段键, 黄汉飞, 林杰
2015, 6(5): 331-334, 339.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15.05.011
摘要(200) HTML (110) PDF 1298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目的  探讨活体肾移植供肾肾小球滤过率(GFR)对术后移植肾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至2013年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器官移植中心接受活体供肾移植的108对供受者的临床资料。按供肾GFR数值大小将研究对象分为G1组(GFR < 40 ml/min)、G2组(GFR 40~45 ml/min)、G3组(GFR 46~50 ml/min)及G4组(GFR > 50 ml/min)。比较各组受者术后1周、2周、3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年的血清肌酐(Scr)的变化情况, 以及术后1年的人及肾存活情况。  结果  与G1组比较, G2、G3、G4组术后2周、3周、1个月的Scr值较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 0.05), 术后1年内人、肾存活情况, G1组超急性排斥反应致移植肾失功1例、重症肺部感染死亡1例; G2组因急性排斥反应导致移植肾失功1例; G3组死于重症肺部感染者1例; G4组1例死于重症肺部感染; 其余患者在随访期间人、肾均存活。  结论  活体肾移植供肾GFR值低对术后移植肾早期(1个月内)肾功能恢复有一定影响。
老龄供肾在青年受者体内的病理学改变
方佳丽, 陈正, 马俊杰, 李光辉, 徐璐, 张磊, 郭予和, 张异蕊, 潘光辉
2015, 6(5): 335-339.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15.05.012
摘要(104) HTML (23) PDF 1339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目的  研究老龄供肾在青年受者体内的病理学改变, 探讨老龄供肾移植的安全性。  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移植科实施亲属活体供肾移植的14例老龄供者(年龄>55岁)和14例青年受者(年龄 < 30岁)。对每例老龄供肾进行零时活组织检查(活检), 对接受老龄供肾的青年受者在移植后6个月进行常规的移植肾活检。观察老龄供肾移植后的肾脏组织病理结构改变。  结果  老龄供肾移植至青年受者体内6个月后组织病理结构发生改变:肾小动脉病变程度较移植前减轻; 肾小动脉硬化指数较移植前减轻(P < 0.05);肾小球硬化比例移植前后变化不大(P > 0.05)。纤维连接蛋白(FN)水平较移植术前表达水平降低,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层黏连蛋白(LN)表达水平较移植前降低(P < 0.05)。  结论  老龄供肾移植到青年受者体内后, 其组织病理学结构有所改善。
来自同一供体的肾移植患者术后并发移植肾毛霉菌感染
张善斌, 肖劲逐, 张国庆, 车宪平, 陈宁, 古军, 符仕宝, 李德胜
2015, 6(5): 340-344.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15.05.013
摘要(166) HTML (73) PDF 1297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目的  总结移植肾毛霉菌感染的诊治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来自同一供体的两例移植肾毛霉菌感染致移植肾及动脉破裂病例的临床资料, 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  结果与结论  肾移植术后毛霉菌感染无特异性表现, 缺乏早期诊断手段, 容易误诊、漏诊, 其易致血管破裂, 预后凶险。及早确诊, 彻底清创, 及时选择有效抗真菌药物及撤除免疫抑制剂, 血栓弹力图监控下纠正机体凝血功能紊乱, 可提高此类患者存活率。
综述
心脏死亡器官捐献供肾维护措施的研究进展
董力, 郭丽, 罗雅丹, 眭维国
2015, 6(5): 345-347.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15.05.014
摘要(89) HTML (88) PDF 1181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供体短缺问题是影响器官移植发展的主要瓶颈, 亲属活体器官和尸体器官捐献是供体的主要来源, 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是重要的组成部分。DCD供体质量的改善是目前肾移植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就DCD供肾维护措施——供肾快速获取法、自动胸外按压法、原位灌注法、常温体外膜肺氧合法、低温机械灌注保存法、Lifeport器官灌注运输法进行综述。
外周血miRNA在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
张婕, 刘小友
2015, 6(5): 348-350, 358.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15.05.015
摘要(126) HTML (52) PDF 1256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急性排斥反应(AR)是肾移植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早期诊断对于提高移植肾存活率非常重要。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诊断方法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检测外周血微小核糖核酸(miRNA)是近年来新发现的相对无创的方法, 本文从miRNA的特点入手, 对外周血miRNA在肾移植术后AR中的作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调节性B细胞在移植免疫中的研究进展
刘晓武, 邱建新
2015, 6(5): 351-354.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15.05.016
摘要(83) HTML (89) PDF 1210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经典移植免疫理论中, B细胞可以作为抗原提呈细胞参与细胞免疫, 亦可通过产生抗体发挥特异性免疫功能。在器官移植中, B细胞的免疫效应也被认为与移植物功能减退及排斥反应有着密切关系。但近期研究发现, 一类新B细胞亚群即调节性B细胞(regulatory B cell, Breg), 在诱导移植免疫耐受及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发展等起着重要调控作用。Breg的发展及作用机制的研究, 为诱导移植耐受策略提供了新方向。本文主要回顾了已知的Breg的各种表型和相关的免疫调节机制, 并讨论了其在动物移植模型及移植受者中的调控作用。
特殊人群肾移植受者术后尿路感染
陈思腾, 黄一可, 覃碧艳, 王梦洁, 苗芸
2015, 6(5): 355-358. 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15.05.017
摘要(166) HTML (73) PDF 1284KB($!{article.pdfDownCount})
摘要:
尿路感染(UTI)是肾移植术后最常见的感染并发症, 肾移植受者术后UTI及其并发症可能影响移植肾功能及受者预后。特殊人群肾移植受者术后UTI的特点不尽相同, 本文对儿童、女性、老年男性3种人群肾移植受者术后UTI的流行病学、病因学、预防与治疗等方面的特点进行综述, 以期为肾移植受者术后UTI的防治提供参考。